隨著年齡增長,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,能自由運用的時間也變少了。時間就像乳溝,擠一擠還是沒有(好悲傷😭)。所以只能將畫畫這件事情拆解,利用零碎時的時間每次完成一點點。但每當好不容易有時間可以畫了,腦中卻一片空白沒有任何靈感,那種「心有餘而力不足」的感覺真的好無奈呀,到底怎麼樣才能一攤開白紙馬上就有下筆的感覺呢?

有時觀摩他人作品也會成為我的靈感來源,雖然很多人說,沒靈感時不要去看其他插畫,以免被他人的技法和風格影響,甚至淪為抄襲。但我認為,除了技法與風格外,一幅畫的「主題」也是參考的重點,並可以用自己的風格重新詮釋。

在爽朗的四月天,我去兒童新樂園看了2018年波隆納兒童書暨插畫展,從滿滿的原畫中,我分享3組富有創意的作品,這些作品的主題其實在繪畫中很常見也很適合練習,大家也可以來試試看喔!

異體融合

城市裡的長頸鹿紅綠燈
來源:Davide Bonazzi《Urban Wildlife》

當初在展場遠看還覺得這系列沒什麼特別,近看才發現它的趣味,繪者將城市地景和動物結合,打造一座「城市野生動物園」。將兩個不相關的物體結合,創造出新的造型,往往能帶來新鮮感。這是個很好的造型練習,若無法決定要選什麼物件的話,可以試試做兩組籤:第一組都是有生命的主角,例如女孩、天竺鼠、蝴蝶等,第二組是無生命的物體,例如書、汽車、燈塔,兩組籤各抽一張來選定結合的兩個物體,例如天竺鼠+汽車,就誕生了之前紅極一時的天竺鼠車車😂

展後才發現原來我看過Davide Bonazzi的創作,他的作品以探討社會現象聞名,擅長將不同的物件或場景融合來闡述主題,看了總會由衷佩服他的聯想力,並忍不住驚嘆:「這樣的表達真是太貼切了!」分享我最喜歡的一張作品,隨著現代的交友與通訊方式改變,邱比特也跟著升級到2.0版,看來這已經是個「有訊號才有愛情」的時代了。

來源:Davide Bonazzi《Angels of Love 2.0》
狗與飼主
來源:Dani Scharf《Dog’s Life》

看到這系列我馬上笑了,雖然作品在描繪狗的生活,但扮演狗的是「人」,而扮演飼主的是「狗」。吃飯時「人」攀在飼主的腿上討食物的畫面,完全就是我家狗狗的行為!雖說角色換了,但仍帶著原有的行為模式,像是飼主在用餐吃的還是狗飼料,人在「被遛」時是騎著腳踏車,這樣的衝突感反而很幽默。將日常生活片段的角色互換,並想想「這樣的生物若擔任另一個角色,會有什麼行為?」也是個勾勒出有趣畫面與故事的方法喔!

我的繪本《啊!那是我的腿》也運用了角色互換的概念,陸地上最快的動物獵豹和總是慢吞吞的樹懶,在某一天起床後發現彼此交換了腿,變成了世界上最慢的獵豹和最快的樹懶,展開了逗趣的新生活,究竟最後他們能不能變回原來的腿呢?

啊這是我的腿繪本

經典重繪

小錫兵繪本插畫
來源:JooHee Yoon 《The Steadfast Tin Soldier》

JooHee Yoon以自己的風格重新詮釋小錫兵這個經典故事,他保留了原著的文字,但重新設計繪本插畫,讓圖畫能說出更多文字沒提到的細節。想想自己是否也有很喜歡、或是印象深刻的經典故事呢?如果你是這個故事的繪者,會怎麼呈現每個場景?由於經典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,因此若能用不同以往的畫面鋪排,或是移到其他的時空來進行這個故事,或是藏幾個彩蛋來隱喻繪者對故事的理解,相信也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。

我想願意看到這裡的你,應該也是喜歡畫畫的人吧?若這篇文章有點燃你的創作火花,不妨趕緊動手創作吧!或者也歡迎分享給你喜歡創作的朋友喔😊